金融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政策延长至2024年,这对我的房贷有何影响?房价有可能又涨吗?

  • 14
  • 最新句子
头像 光宇吐楼市 对于房企,的确没有白等,等来了支持政策的延长。这是不是更意味着市场形势更为严峻呢? 7月10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对2022年11月出台的“金融16条”中关于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等部分政策进行延期。有适用期限的,将统一延长到2024年12月31日。那么也就是说,其他不涉及适用期限的政策将长期有效。 涉及到两项政策,一是涉及到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二是涉及到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 两项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延期释放的信号是,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仍偏弱,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合理选择,对降低房企到期还款压力,防止由于逾期导致银行下调贷款评级、房企融资条件进一步收紧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鼓励银行投放“保交楼”配套融资。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给房企缓释风险预留出了比较充足的时间窗口,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降低房企信用风险。 从积极层面看,无论如何,对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延期,都是利好,至少可以让房企出来喘口气。但从理性角度看,央行发文并非强制原则,商业银行是否愿意给房企做展期,他也有自己的综合考量。可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经历过高速增长时代的房企,早就习惯了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突然让他停下来,他适应不了,单靠外力救助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所以,这次政策延期顶多是给房企缓解下压力,多一些喘息时间,很难改变房企现状,路还得自己选自己走。 很难,房子卖不动,却又不能直接降价促销,这不就等于把问题给卡住了吗?可是开发商如果不卖房回笼资金,将会寸步难行。单靠这个政策救不了开发商,更多依然是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或者说,既是兜住民生底线,也是修复市场信心,防范金融风险。 客观上对于推动“保交楼”将起到积极作用,因为该政策的初衷就是保交楼。本该在2023年3月31日到期的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已确认延续实施。有助于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推动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该项政策对个人房贷没有直接影响。 从各项政策看,基本上都是兜底政策,或者说是防风险、促稳定的政策,都谈不上是刺激房地产回到过去的政策,所以到不了房价大涨的地步。房价在经历平稳过渡后,一些人口净流入城市或者核心区,房价还会继续上涨,但大涨几乎不现实了。 展开回答 赞同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头像 商业Y观点 政策出发点的关键还是保交楼。 这次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延长了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还贷周期,同时,也鼓励银行给符合要求的房地产企业继续发放贷款,最关键的是如果出现坏账,是可以免除相关机构和当事人的责任。 继续支持解决地产企业最着急的债务和融资问题,这也说明了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还是比较严峻的。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到位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5958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 国内贷款7175亿元,下降10.5%;利用外资13亿元,下降73.5% ;自筹资金16267亿元,下降21.6%,个人按揭贷款10354亿元,增长6.5%。 地产企业纷纷爆雷,这让国内和国外的投资人、金融机构当然望而却步。 不仅到位资金下降,2023年还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还债高峰年。 天风证券地产研究团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房地产行业境内外债到期规模合计达2.54万亿元,其中境内待偿还债务规模预计为1.09万亿元,偿债高峰期在今年6—8月。 比如我所知道的一个广州区域性百强地产企业最近也即将爆雷。 这个地产公司境内债方面存量规模9.18亿,虽然还有半年左右才到行权日,但是却早早的进入停牌和全价转让的阶段。熟悉债券的小伙伴都清楚,一般只有违约的债券才会进入全价转让的阶段。 图片 更为严峻的是该地产公司同样只有一笔3.4亿美金将在这个月到期,显然也是没有能力支付的。 这家地产公司往年的销售额基本上都是百亿以上的规模,去年据说仅仅销售了50亿,那么现在连9.18亿的境内债都还不起了,那只能说明上半年这家地产公司的住宅销售应该是跌入到了冰点。 据我所知,这家公司还有几十万体量正在经营的商业,光天河路上的总部大厦那每年可以收取的租金也是几千万,但到现在这个地步,也说明房地产的危机已经波及到中小企业,正在持续恶化。 这家公司从去年开始已经大范围裁员,并且拖欠各种工资和裁员赔偿,有些工地早就停工许久,不少供应商已经开始围堵总部大厦索要工程款, 2023年要还9亿国内债和3.4个亿国外债,请问你让他如何做好保交楼。 这还是只是上千家房地产企业中的一个缩影。 那么此次延长金融政策支持周期应该也是出于以上考虑,给更多房地产企业喘息之机,让楼市平稳发展,最关键的是给他们一些时间,保证更多的钱去完成在建楼盘的交付工作。 这个政策对你的房贷没有什么影响,毕竟房贷是银行收取的,和开发商无关。但是对于很多准业主能否按时拿到属于自己的房子至关重要。 因为开发商是盖房子并保证交付的。 这几年,有多少楼盘烂尾,准业主既不能住进新房,还要按时归还贷款,这样的情况如果不采取手段,那就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造成更大的民生问题。 我建议大家如果真的刚需买房,除了央国企地产盖的新房,最好还是选择二手房吧。 同时,这项政策也不是鼓励房子涨价的。 涨价是由市场决定的,不是地产企业来决定了 。银行接受开发商延迟归还贷款,甚至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发放贷款给优质企业,这些解决的只是供给方的问题,让他们有时间完成现有在建楼盘的交付。 现在“房住不炒”的商品房市场已经是买方市场。 有的地方本就商品房供大于求,甚至于已经有了很大泡沫,经济发展停滞,净流入人口负增长,那么房价即使不让跌可能还是会跌下去,而有些一二线城市可能因为取消限购,供不应求,价格持续温和上涨,这样的情况都是完全合理的。 有涨有跌,这才是理性的房地产市场该有的样子。 展开回答 赞同4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头像 不卷的江2号 政策延期说明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尚未完全化解,需要继续给房地产托底,避免风险暴露。从延期的两条政策看,主要是融资支持和贷款延期,政策方向在于保交楼领域,跟居民房贷没有太大关联。 本次政策延期,是将去年11月发布的「金融十六条」当中第四条、第八条政策,延长了适用期限。 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 ,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 延期政策:将「2023年5月23日前到期的贷款允许展期一年」修改为「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贷款允许展期一年」。 原第八条修正部分如下: 对于商业银行按照本通知要求,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半年内, 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对债务新老划断后的承贷主体按照合格借款主体管理。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延期政策:将半年期限,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即对于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在2024年12月31日前,不得下调风险分类。 这次延期是「金融十六条」政策的延续,仍然是为了化解房地产风险,托底意味浓厚,但显然不是针对房地产的刺激政策。 而且在两部门答记者问中,还特意强调了「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相关表述非常克制,显然对房地产的态度并没有改变,大水漫灌式的政策并不会出台。 结合上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领导提出「要把握经济转型的窗口期」。 可以预见,未来的方向仍然是「降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促成经济基本面对房地产行业的脱敏,并推动诸如新能源、高端制造、高新科技等产业完成对房地产行业的替代。 因此对于这次延期政策不必过分解读,对房地产的托底是一定的,这也是防范重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但不会任房地产行业回到从前了。 至于房价,从全国范围内,不存在继续上浮的动能了。而房地产市场也将在政策引导下,将逐步形成新的行业常态,包括但不限于: 住房越卖,新增库存越多。即每卖出一套房子,将新增几套房子挂牌。新增库存将是当月销库存的两倍以上。这是人口结构决定的,当下每年新增住宅1600万套,而新出生人口已经跌破800万...这些新增的库存注定消化不掉。 砍价幅度加大。以前买方砍价比较谨慎,害怕卖方翻脸不卖。但今年卖方很多是亏钱离场,买方砍价越来越大胆,而卖方拒绝的空间越来越小。 投资价值让渡于流通性。住房的投资属性不再是买方的首要考虑因素,而能不能快速变现成为买方最关心的事情。若是不能快速变现,房子很有可能砸在手里。 优质资产越卖越贵。当大部分地区的住房失去投资属性的时候,核心地段住宅的投资属性将越来越稀缺,所谓「物以稀为贵」,核心地段的优质资产将越来越贵。 交易周期越来越长。挂牌到过户之间的周期将伴随着「交易难度」的增加而延长,卖不出去将成为常态。 双向付费向卖方付费过渡。双向付费就像是「卖方市场」的垂死挣扎,最终房地产市场将变为「买方市场」,卖方将不得不让渡更多的权利。中介费由买方支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展开回答 赞同2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头像 邓浩志教买房 知识官 地产经济学家、全经联理事 简单理解新政,就是原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继续延期。就算之前的专项贷款出问题的,也继续支持,不追责。对房地产后市或产生一些影响。 1、缓解房企近期资金压力,降低“爆雷”风险,有利于保交房。由于5、6月份楼市销售放缓明显,房企资金压力再起,而7、8月又是债务到期的集中时间,如果相关融资不能延期,则违约贷款数量大概率会增加;如果银行不发放配套融资,保交楼工作也会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产生困难。此次支持房地产市场政策期限延长,等于缓解了这个问题。 2、新政不会对楼市有明显影响。此次政策延期,主要针对的是金融系统,受惠的是有债务风险的房企。但政策本身并不释放市场需求,也不刺激市场需求,对当前低迷的楼市不会起到支持的作用。如果楼市成交依然保持低位,房企回笼资金依然不足,则很难从根子上解决房地产行业,或者房企的资金问题。靠临时性的融资政策支持可以一时,但不可以一世,最终还是要等待楼市复常。所以市场也在期待未来会有新一轮释放楼市需求的政策推出。 3、新政出台不会影响房贷和房价。上面两点已经解释了,新政只正对房企和金融企业,并不针对消费端,也不影响供需端,所以不会影响贷款市场,也不会影响房价 展开回答 赞同1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头像 金融故事 大家好,我是财经作者金融故事。 关于楼市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有一个专家在给大家讲未来房地产政策的软着陆和硬着陆政策的区别,大家听得云里雾里。大家议论纷纷,只见一个保洁大声说,房地产软着陆就是维持一个稳定的房价让普通人购买接盘,然后让大家花三十年时间去消化买房的各种成本;房地产硬着陆就是房价大幅度下跌后房子砸在银行和开发商手里。软着陆没有砸死人所有的人都叫不出声,硬着陆还没开始银行和开发商开始大喊大叫,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房地产不能硬着陆的原因。 上面虽然是笑话,但也说明我国房地产政策不会硬着陆,当然不是因为银行和开发商的大喊大叫,而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去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多项房地产稳定政策,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对“金融16条”中关于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等部分政策进行延期。这个政策有三大重点值得重视和关注: 第一大重点,我国房地产政策未来的重点和关注点到底是什么?未来会刺激房价上涨吗? 必须明确的是,稳定是我国房地产政策未来的基础政策,房价大涨和大跌都不是我国房地产政策的目标,所有的房地产金融政策目标都是为了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既不要大跌也不要大涨。希望未来不断出台刺激房价的政策是不现实的,当然也不会放任房价的持续、大幅度下跌。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大重点,我国金融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政策延长至2024年是救房企吗? 也许我国保交楼、保民生的房地产政策和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客观上会救活一部分奄奄一息的房地产企业,但救房地产企业不是我国的金融政策目标,金融政策目标更多的仍然是保民生、保交楼,让买房者顺利获得住房并入驻,这是从根本上保障买房者的权益。未来房地产企业仍然面临巨大的变局,一些小房地产企业和实力弱的房地产开发商破产、倒闭和重组不可避免。这一点告诉我们买房时一定要看清楚开发商的品牌和实力。 第三大重点,我国金融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政策延长至2024年对于保交楼、房贷等有啥影响? 我国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延长到2024年对于保交楼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有利于买房者及时获得住房,同时也减少烂尾楼对公众买房的冲击。对于房贷的影响是否利好,主要取决于我国买房的限购政策、房价趋势的影响,本质上与这项政策的影响并不大。 展开回答 赞同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头像 黄欣伟 知识官 上海房地产从业者,专栏作家 现在的楼市已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楼市, 即便金融市场再怎么刺激,房价依旧不可能大涨。另外楼市供应过剩,房价也绝对不可能出现上涨。更重要的是,现在房价已经处于高位,不存在继续上涨的可能。 这几年居民住房拥有率不断上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有刚性购房需求的人其实在不断减少。加之市场环境不好,大众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部分人就算想买房也买不起房。所以都不具备房价上涨的可能 《金融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政策延长至2024年》政策,系在原有政策(半年)基础上的追加(一年), 是对房企保交楼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在近期各地新房销售分化并放缓速率背景下的抒困。该政策直接惠及房企,也“精准暴露”了近期各地楼市存在的问题, 未必仅针对已发生的,也惠及因销售回款可能引发的预计延期。 同时, 该政策初心定投保交楼,并试图修复房企和购房者信心,但必须提醒其是否存在政策漏洞?延长的政策是否被房企转移用作拿地、销售?救命钱不是用来发展的。 从不可回避的房价层面来看,该政策虽可归于“救市包”但直接作用于房企,也算供给侧扶持, 并不直接刺激需求,所以其和房价之间还隔着“保障→信心→预期→刺激”4个阶梯,属于治标但属于温补,刺激意义不大。 当前的楼市,房价上涨都是远期展望,近期更应关注交易量以及价格异动方式:有交易量就应对楼市有信心,价格(二手房)就算局部有坠点,只要不是“连续的整体的阴跌不止”就问题不大;一线城市的新房市场开始尝试“限价放松&土拍的房地联动价调高”等人造涨价方式来增强市场信心(即所谓的涨价去库存)。 所以金融对房企政策支持延长,是从底层进行修复的措施,别想太远,以观后效。 展开回答 赞同2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头像 李宇嘉地产笔记 知识官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 有利于银行支持保交楼,保交楼能够提振居民信心,对新房的销售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此次延长金融政策不会给房价带来上涨趋势, 现在市场情绪比较低迷,此次政策主要还是为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爆发,并不是要刺激需求端市场,就目前市场来看,前期那么大力度的降息释放流动性,都没有把房地产是市场拉起来,现在更不会有很明显的刺激房价上涨的作用。 为什么要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的政策期限,央行讲的很清楚,即“综合考虑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地产企业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也就是说,近期商品房市场销售端企稳不及预期,下调幅度较大。6月份,百强房企销售业绩下降28.1%,单月业绩增速由正转负,6月业绩规模低于去年同期。尽管有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但市场走弱超出预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今年房企债务集中到期,房企资金链非常紧张,现在市场又下行,房企资金链更加紧张,保交楼的压力会更大。 政策延长,核心的几条就是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展期可以多展期一年,展期一年不计入不良贷款,这样贷款评级不会下调,银行也不会催收,从而给了开发商喘息的空间。还有纾困资金,即2024年12月31日前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这两项有利于银行积极支持保交楼相关的融资。当然,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都是市场化自主运作的,银行要不要采取这个措施,关键还是取决于银行自主自愿的原则。 所以,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期限延长,是有利于房企资金链的环节,推动房企去保交楼。 展开回答 赞同1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头像 小司聊理财 首先肯定的一点是,这个政策对房贷影响不大,对房价也不会有大幅提升。 先说对房贷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这个政策原文件叫做《关于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期限的通知》,内容把去年一项政策的期限再延长一年。 而去年那项政策,叫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当时的背景是,全国出现烂尾停贷潮,房地产行业岌岌可危。于是央行和原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确了对房地产行业的16条支持政策——也就是大家在新闻中常看到的“金融16条”,它出台的主要目的是救房企、救行业、保交楼。 这16条中和个人相关的内容有什么呢? 一个是第二条,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就是说各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但是并没有特别明确指示说,各地要放松房贷政策。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个政策出台后的大半年,大家看到有不少地方确实都调降了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但是存量房贷,也就是已经买过房子的,这条并不适用。 还有就是第十一条鼓励依法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和第十二条切实保护延期贷款的个人征信权益。 这个主要是针对去年特殊环境下,很多人的生活甚至收入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对于这部分人群,鼓励银行给一些适当的延期,并且这个延期不要影响到个人征信。 所以可以看出,这三条对于大部分人的房贷影响都不大。 而且这次的延期,延长的是有期限的两条政策,都是跟房企融资有关的。而上面这三条,都属于是长期有效的政策,不需要延期,该起的作用都已经起过了,所以这次延期对这三条也没有影响。 另一个问题,这次延期是否会推动房价上涨呢? 不可否认,房地产行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房地产行业不能出现危机。随着去年的各项支持政策,以及全面解封。今年三四月份房产销售的确有所回暖,房企资金也得以回笼,资金链问题所有缓解。 但是进入五月后,去年的需求释放结束,房产销售又重回冰点。房企资金链重新紧张起来。 为避免重现去年的房地产行业危机,政策上需要再度为房地产续命。 但是,救行业不等于救市场。 很多人期待高层重新启动房地产,用短期刺激政策提振经济。但是今年年初开始,高层就定调高质量发展,而且从上半年的情况看,也的确是说到做到,政策定力相当强。所以,房地产强刺激的可能性非常低。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早已今非昔比,用一句年轻人喜欢的丧文学,叫做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这次金融16条续期,也只是保证房地产行业活着而已,也不太可能推动房价大幅上涨。 展开回答 赞同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